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

港島灣仔行中:從「被活化」的藍屋看社區保育

這次繼續在兒時居住過的灣仔皇后大道東一帶附近閒逛。

隨着過去數十年的城市化過程中,灣仔「活化保育」的重建項目逐漸落成,發展變得十分迅速,這使得很多從前區內的街市、舊建築及社區網絡逐漸消失,過去兒時富人情味的文具店、玩具店都成為歷史。取而代之的是酒吧、酒店和商業大廈等。



「活化保育」從來都是城市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議題,究竟在發展城市和保留歷史建築的選擇上,應如何取捨?例如從清拆中環皇后像碼頭一事開始,「集體回憶」一詞被廣泛討論:有人說社會需要發展和進步,集體回憶能當飯吃嗎?也有人質疑這些集體回憶根本與他無關,為何要用公帑保留別人的回憶?更深一層:保留歷史建築到底是應該原址保留或是將原來的建築物整座拆卸,搬到別處重新安置? 故當討論到以那種形式進行活化保育,牽涉到社會內各個持分者的權益,問題變得更複雜,更難給一個清晰的答案。